特别是修为上去了,流动性也越发不可控起来,这些书籍在这几年时间里,已经扩散开来,整个东胜神州百姓之中,越来越多的百家之道修士开始崛起,虽仍处于底层,却如杂草一般,顽强的发出新枝,努力的想要成长成大树。
幽州小院,刘浩正在招待孔丘、姜子牙等人,今日将这些百家之祖们召集起来,却是刘浩心中有了更多算计,他知道百家之道已经在洪荒大地之中生根,如今也该是发芽的时候了。
“孔丘,人族正统之地大唐行科举之事,也是为人间帝王选材,此事大益尔,当推行天下诸国,你为文曲星君,当有履行之职,如何推广,心中可有计策?”
这便是刘浩的算计,在整个洪荒大地推行科举,等于给了底层一条真正的上行通道。
当然,他也知道这条通道很难很难,如今大唐的科举,与其说是科举,还不如说是‘半科举’,考试没有掩盖姓名,考官想要选谁,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?
真正有才华的百姓根本没有脱颖而出的可能性,除非投靠某一个世家之下,成为门下走狗。
可即使如此,科举依旧是百姓如今上升的唯一可能,一个两个底层百姓金榜题名进入官场,哪怕再少,也能提拨一些寒门士子,也绝对是打破上层禁锢的最理想办法。
再者说,刘浩也不指望一次性打破这种禁锢,亿万年来阶层的巩固,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,有了这么一丝小小的缺口足以,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,这条缝隙只会越来越大,到了那时,百家之道已经融入了亿万百姓,成长成撑天大树矣。
况且,刘浩更清楚这种依旧被世家把持的通道,反而更容易被洪荒大地诸国接受,不需要他这个紫微大帝耗费大量心思去推行;
这些王侯将相世家们,只会以为自己下有计策糊弄,既不需要和自己这个新晋的紫微大帝对抗,又能很好的维持世家独大的局面,何乐而不为?
他们哪里会想到,这根本就落入了刘浩的算计之中,要的就是他们心甘情愿的推行罢了,效果如何,且待日后分说,自己需要的,只不过是在他们坚固的堡垒之中造成一丝裂缝罢了。
刘浩的问题一出,不仅仅是孔丘,其他人也同样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,科举选材,这些人绝对是支持的,对他们而言,还真没有在意自己在人族留下的那些世家,毕竟已经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人,再者,以他们的地位,哪怕后代们没落一两代人,只要有天资聪颖的后代出现,依旧能够崛起,这就足够了。
支持,一下得到了统一,然他们也同样知道阻力不小,既得利益阶层哪里会容忍自己手中权力的分化?隋炀帝就是最大的证明不是?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