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输费用接收单位规定成年人每人150公斤,范围内全额报销,多出部分自己承担,伙食补贴费每人每天0.2元,孩童减半。
他家一年多上山捡的山货很多,加上家里生活物资,算了一下超重。
于是,他找包尔富,给了他不少的山货,让包尔富帮他带200公斤的东西,看着山货,包尔富同意了。
任家义与弟弟到车间,拆了一间废弃木房子,找好的方料、好的板,做了7个长1.2米,高、宽0.45米的木箱子。
给包尔富1个。
余下六个,有两个装了山里的榛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木耳、蘑菇等干货,其余四个装了家里的被褥衣服和瓶瓶罐罐。
三天后,火车站台通知取货,办事点人员与他们一起推着胶轮车,来到火车站拉货。
东西很多,拉了好几趟,小院里堆了两堆。
办事点人员打电话联系厂运输科,运输科答应明天来车。
结果第二天车没来,电话来了,车撞山了,司机死了。
没有办法只好等,包尔富不怕等,他天天到城里晃。
家里几个孩子也不消停。
包尔富从小三线到这个三线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孩子工作。
他这几个孩子不爱学习,总是留级。虽然都是初一学生,但其实年龄都过16周岁了,都可以进厂。
他期待着到锦东,让孩子入厂。
等了几日,车终于来了,任家义与他弟弟任家博抬箱子,他的妻子赵小芬领着三岁多的女儿任玉英,挺着肚子站在一旁。
包尔富指挥着几个孩子装车,他的东西不多,两个大一点的儿子干活总是偷懒。
任家义家东西装完了,他的东西还未装完,司机很不高兴说:“你家人多物少,怎么这么费劲?”
听到司机的话,他坐不住了,站了起来,喊他的孩子抓紧,骂他的孩子别偷懒。
车装完了,司机让赵小芬抱着任玉英坐在驾驶室,包尔富嘴上没说什么,心里非常不满。
这段时间,三线来了很多人,沟里很热闹。
不知是谁写的歪诗贴在厕所的墙上,
歪诗写:
春风春雨暗,
绿草绿春天。
战备来三线,
红旗遍九川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