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凤秋朝着山野间行去,只见那山野之间有莹莹鬼火散发而出。 这种荒山野岭出现这种鬼火,倒也不奇怪。 毕竟这荒山野岭间是深埋白骨的绝佳场所。 小花走的很稳当,任山野起伏,依旧是如履平地。 行了没多久,陆凤秋便感觉到了这方圆五十里内,有着少许活人的气息。 他的神识往出一蔓延,便知晓了这地界大概是个什么所在。 这里是西山。 陆凤秋记得,在这西山之中好像应该有狐族的存在。 那狐作人言,读圣贤书,倒也不是一般的狐狸。 想到此处,陆凤秋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,他拍了拍小花,然后指点小花朝着山间行去。 不多时,只见一片漆黑的山谷出现在陆凤秋的眼前,站在山谷外,可以清楚的看到那山谷中央隐约有火光泛出。 陆凤秋驱着小花朝着山谷内行去。 只见山谷中间燃烧着一堆大篝火,在那篝火的旁边,大概有几十只雪白皮毛的狐狸围坐着。 那几十只狐狸,半蹲半坐,有的就坐在地上,有的则是坐在木头墩子上。 这些狐狸的行为举止,看起来就和人一般无二。 一个个捧着书本,摇头晃脑的,发出稀奇古怪的声音,好像是在诵读,就好像是私塾里面读书的小孩子一样。 看到这一幕,陆凤秋不微微一笑,这才是敏而好学。 陆凤秋从小花的背上跃下。 拍了拍小花的鹿脑袋,让她朝着那群狐狸行去。 小花聪明的很,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异类如人一般读书。 小花一溜烟儿的跑到了那篝火堆旁,呦呦个不停。 小花的突然到来,让那一众狐狸念书的声音都停了下来,朝着小花吱吱吱的言语个不停。 有三只幼小的狐狸叫了一声,前爪子丢下书,四肢舒展,一溜烟的窜了过来围绕着小花,朝着小花吱吱吱个不停。 狐语陆凤秋虽然不懂,但他却是能听懂小花的意思。 那三个小狐狸应该是在问小花是从哪里来的。 着,她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。 这边狐狸读书的声音一停下来,那边篝火的黑暗处,便有一个生硬的声音传了出来。 “小桑,小菲,小殊,属你们三个最淘气了,这位鹿姑娘应该不是误闯进来的。” 随着那生硬的话音一起,只见从那黑暗处站起一个老狐狸来。 那老狐狸朝着小花走了过去,朝着小花拱手道:“敢问这位鹿姑娘修行几何?” 小花朝着那老狐狸呦呦两声,那老狐狸不说道:“原来和鹿姑娘和小桑、小菲、小殊是同龄。” 就在这时,小花朝着山谷口的黑暗处呦呦两声。 那老狐狸一听,却是笑了起来。 那老狐狸的笑声和说话声都有些怪异,就好像是喉咙里面卡了鱼刺,但是总算是吐词还算有板有眼,却能听得懂。 只见那老狐狸朝着陆凤秋这个方向拱手道:“原来是有贵客到了,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,老朽欢迎贵客到。” 老狐狸行为举止就像是一个老学究一般,倒是让陆凤秋想起了在聊斋世界时,曾经见到过的那丈二青蛇,那青蛇虽然不通人言,但有灵智,离去时亦是和这老狐狸一般朝着他作礼。 陆凤秋从黑暗中走出。 淡雅恬静的气质让那老狐狸颇为惊讶,老狐狸心中更是想着,这位道长进来山谷时,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。 若非鹿姑娘在一旁提醒,他还真不知道这位道长的存在。 不过老狐狸也是见过世面的,当年在大禅寺,见过不知多少高手。 所以老狐狸倒也没有显露出多么诧异的神色。 反倒是在一旁颇为恭敬。 “这幽谷平里少有外人,道长光临幽谷,真是让幽谷蓬荜生辉,不知道长尊号?是何方人氏,怎么就到了这幽谷。” 老狐狸有礼有节的朝着陆凤秋询问道。 陆凤秋微微一笑,道:“贫道青云子,乃是一介闲散道人,闲来无事,在山中行走,见深夜之中,此地尚有朗朗读书声,故而带着这小家伙来见见世面。” 老狐狸朝着陆凤秋说道:“原来是青云子道长,这位鹿姑娘灵智不浅,虽然尚不能口吐人言,但恐怕也相距不远矣。” 陆凤秋闻言,微微颔首,他知晓这些狐狸通晓炼化横骨之法,他带着小花到此,便是想让小花从这里习得这般法门。 老狐狸兴许是久不见外客,所以看起来是颇为兴奋,不用陆凤秋多言,他便给陆凤秋介绍着他这一族的来历。 老狐狸虽然自诩化外之民,处处学人的行为举止,但比起人来,终究是少了那么一些防范心理。 若是等闲人,便是再好客,也不会这般初次见面便口若悬河。 不过这也让陆凤秋深切的感受到什么是纯善之心。 人心之所以那么复杂,便是因为在大染缸之中染的久了,所以才会有诸多心思。 而这纯狐一族,便好似与世隔绝的淳朴山民,没有那么多的心思。 老狐狸邀请陆凤秋在篝火前坐下,侃侃而谈。 陆凤秋道:“据贫道所知,狐族之中能识字明理的也不过是少数存在,纯狐一族能有今,想必也是经过了不少磨难吧。” 老狐狸那碧绿的眼睛一闪一闪的,他能感觉到陆凤秋不是简单人物。 有可能是道家的高人。 老狐狸也不隐瞒,直接说道:“老朽这一族曾在中州大禅寺的附近居住了一段时间,看那大禅寺里的和尚夜修炼念经,久而久之,便也明辨了一些道理,不过大禅寺已经覆灭多年,这些年来,四海漂泊,的确是有些磨难,不过这些磨难总归是会过去的。” 陆凤秋微微颔首。 那老狐狸又旁敲侧击的问了陆凤秋一些问题。 想知道他是不是哪家道派的人物。 但很显然,老狐狸并没有打听出来。 反倒是一旁的小花和那些小狐狸玩闹不已,小狐狸捧书而读,小花从旁呦呦呦不停,那神态举止颇有中学生瞧不起小学生的味道。 陆凤秋听了小花的那话也是不莞尔。 这家伙跟着他的时间久了,自然也能认得些经义。 当初在秦时明月世界时,这小家伙可是没少跟着他在藏中混迹,而且荀子的竹林小筑,这小家伙也没少去,耳濡目染,自然通晓一些儒家经义。 这些东西,陆凤秋从来没有刻意去和小花讲过。 很多东西,都需要小花自己去悟。 那几个小狐狸手中拿着的书本无非是一些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之类的初级启蒙读物。 小花灵智大开,随随便便念上荀子劝学篇中的几句。 诸如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”之类的言语。 便让这几个小狐狸敬畏不已。 围着小花吱吱吱个不停,就好像小迷妹见到偶像一般。 小花扬起高傲的鹿脑袋,和几个小狐狸卖弄着。 老狐狸听了小花之言,更是惊讶不已。 看着那几个小狐狸太吵闹,便训了那几个小狐狸两句。 “小桑,小菲,小殊,贵客当面,你们可真是无礼,这么久了,你们几个还是脱不了禽兽习,看来是必须给你们找个先生来管教管教你们,让你们好好知晓什么才是礼数。” “鹿姑娘学识不浅,你们要好生听鹿姑娘讲学。” 陆凤秋看着老狐狸训斥那什么好生听鹿姑娘讲学,不笑了起来,合着在这老狐狸的眼里,小花都成了有学问的了。 陆凤秋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,瞅瞅小花那副得意的模样,这小家伙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,到底还是小孩子心。 陆凤秋看着那老狐狸板起脸来,陆凤秋不说道:“老涂,何必动怒。” “喜好玩闹,乃是万物生灵之天,更何况它们都只是一群幼狐罢了。” “礼数虽然要学,但也没必要如此刻板,凡是都要把握一个度,过犹不及就不好了。” 老狐狸听了,不说道:“青云子道长所言极是,昔有圣贤给猛虎雄狮讲经,道长是道家高人,教导出来的鹿姑娘也是通晓道理,若是这些小家伙能有道长这样的高人来指教一二,才是它们的福气啊。” 老狐狸这话说的巧妙,先夸了小花,又夸了陆凤秋,然后引出自己的目的,那意思就是如果陆凤秋能指点这些小狐狸一二,便是再好不过的事。 陆凤秋闻言,不笑了起来。 教这些狐狸念书倒也没什么,教化之功,不分人兽。 陆凤秋看了看小花欢腾的很,索也就答应下来,在此地暂居几,教授这些小狐狸一些道理。 顺便让小花从这里习得炼化横骨的法门。 老狐狸见陆凤秋答应的痛快,当即大喜。 让一旁的小狐狸过来和陆凤秋见礼。 陆凤秋看着那些吱吱吱个不停的小狐狸,不想到,没想到他也有给一群狐狸讲道理的一天。 老狐狸要给陆凤秋报酬,陆凤秋婉拒,只说道,讲道,是为教化,不为钱财。 老狐狸闻言,愈发觉得陆凤秋是有道高人。 …… 就在陆凤秋和老狐狸侃侃而谈良久之时。 那山谷外一阵清风袭来。 一个穿粉红色仕女装,亭亭玉立,婀娜多姿的少女出现在众狐的面前。 那少女看起来大概十**岁的模样,艳丽的不可方物,又有一种让人罢不能的感觉。 在那篝火的火光掩映之下,那少女的明媚皓齿显得尤为人。 那少女的旁还有一个举止神态颇为端重的少年郎。 老狐狸看到那少女出现,不站起来。 朝着那少女道:“元妃,你来了。” 那少女一到,那三个叫做小桑,小菲,小殊的小狐狸便围了上去,显然是和那少女很熟悉。 那三个小狐狸一边和那少女吱吱吱个不停,一边还给那少女指一指小花和陆凤秋。 那少女闻言,朝着老狐狸说道:“原来是有外客到了,涂老看来是我来晚了一步。” 那老狐狸闻言,不笑道:“元妃来的正好,老朽给你介绍,这位是青云子道长,青云子道长学究天人,而且答应给这些小家伙讲道,倒也省了麻烦元妃。” 那少女闻言,却是笑道:”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,这不,我刚找来个先生,只是没想到涂老的动作比我还快。“ 那老狐狸道:“我这也是误打误撞,若非青云子道长途经幽谷,老朽又去哪里能寻得青云子道长这样的高人。” 那少女听到老狐狸一口一个高人的称呼着陆凤秋,朝着陆凤秋打量而去。 只见陆凤秋虽然坐在那里,却好似有一股随时飘飘飞的感觉,那种感觉让她觉得十分怪异。 那少女不是寻常人物,她自诩见识过不少天下间厉害的人物,但从未有人给过她这般感觉。 她心中不知又想到了什么,朝着陆凤秋微微欠,然后说道:“元妃见过青云子道长。” 陆凤秋面色平静,朝着她微微颔首,目光却是落在元妃旁的少年上。 这元妃乃是天下八大妖仙之一,是当今大乾皇帝的皇贵妃,还是北方元突王朝的公主,倒也算是一号人物。 那少年想必便是洪易了。 此时的洪易着青衫,眉清目秀,体略微单薄。 但眉眼之间却是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,此时的洪易还是个一心为母亲讨回公道,实现个人抱负的少年。 洪易作为阳神世界当今时代的气运之子,的确有过人之处。 陆凤秋虽然对洪易没什么好感,但也没什么恶感。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洪易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。 洪玄机的道是存天理灭人,洪玄机和梦冰云之间本来就是一场交易,二人都是别有用心,并不是真的因为谊而走在一起。 洪玄机想要得到太上道的一些东西,而梦冰云则是想要通过洪玄机来磨砺自己的道心。 只不过梦冰云入戏太深,不可自拔,最终落了个死道消的下场,其实也是咎由自取。 洪易能活到现在,洪玄机功不可没,虎毒不食子,最起码现在的洪玄机绝对没有杀洪易的心思。 洪易为了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挣扎,屡次触及了洪玄机的底线,洪玄机由此生了杀心。 二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,除非洪易甘心一辈子平庸。 随着二人立场的变化,洪易最终走上了弑父的道路。 一个要杀子,一个要弑父。 洪玄机是理学大家,而洪易自幼攻读诗书。 但最终却走向了这样的人伦惨剧。 有些事,无论如何是不能做的。 这是度,凡事有度。 元妃的目光落在一旁的洪易上,朗声说道:“这是洪易,本来我是想让洪易来教小殊他们读书的,现在看来,只能是让他回去了。“ 说着,元妃朝着洪易说道:“不好意思了,小先生,劳烦你白跑一趟。” 洪易闻言,看着那几十只狐狸,喃喃说道:“原来你就让我教的便是这些”妖“?” 元妃笑了笑。 “是人是妖,和小先生也没什么关系了。” 洪易倒也无所谓,反正他也只是过来瞧瞧而已。 “既然如此,那在下就告辞了。” 洪易说道。 这时,陆凤秋却是出言道:“小兄弟既然来了,又何必急着离去,相逢即是有缘,不如坐下来听一听道理如何?” “道长让我听道理?” 洪易停步,颇为诧异的看向陆凤秋。 他看得出来,这位谈吐不凡的道长似乎是在刻意挽留他。 陆凤秋看着洪易,突发奇想,相逢即是有缘,人的选择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发生改变。 洪易是阳神世界的气运之子,或许他可以改变洪易的某些东西。 陆凤秋看着洪易微微一笑,颔首道:“道理越言越明,知行合一,方成己道。”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