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小陶发现医院场景竟然是“电影拍摄现场”时,产生了被欺骗的错愕感。
这……这是胡老师的“诡计”吗?
“我就知道胡老师的小说不可能这么简单。”
虽然被小说中的情节骗到,但小陶更高兴了。
关于电影拍摄的小说我还没读过,似乎也很有意思呢。
于是,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剩下的内容。
只是,更大的震撼马上袭来。
原来,当女演员离开医生的诊室时,场内工作人员收敛了笑容,穿上白大褂。
这时那个“医生”向周围的护士说,“针对这位女性的病情,我们一定要拿出成果。”
还顺手翻着刚才的剧本,里面一片空白,原来之前不是真的在演戏。
医生似乎是一名精神病专家,俨然一副刚配合完治疗的样子。
“啊,原来女演员真的是病人,她不是在演戏啊!”
小陶心中震动,有些语无伦次。
这时,他已经意识到刚才发生的这些都是医生的治疗手段。
小说还能这么写?
连续的反转,赤裸裸的炫技已经让他头晕目眩,心理也从迷惑转为好奇。
这种反转打破了传统叙事的线性逻辑,挑战了小陶身为读者对“真实”的认知。
“好傻,我真的好傻,竟然会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胡老师。”
一段文字后,故事的剧情也走到尾声,视角也转移到了女演员身上。
“唉,女演员真可怜,竟然是个精神病患者……”
当“女演员”走远之后,来到一个房间里,这时反转再次出现了。
只见她打开了监视器,监视着里面的心理医生。
一种强烈的不安涌向小陶的内心,“不会吧,难道女演员不是病人?”
答案马上揭晓,原来她才是真正的医生,而监视器里的男人有着严重的妄想症,刚刚的内容不过全都是陪他演戏,是精神病研究的一部分。
看到这里,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。
“原来医生不是医生,女演员也不是演员,厉害,真是太厉害了!”
他嘴里碎碎念着,“经典,这篇小说一定会成为经典的!”
故事结尾,女演员离开监视器前,医生却突然抬起头,对着监视器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