骑兵用的枪叫大枪,步兵用的叫小花枪。
大枪长丈余,是整根的白蜡树,枪把粗如鸭蛋,枪头粗如鸭蛋黄。
大枪又长又沉,两只手端平都难,很不好使。
小花枪就短多了,也细得多,抖起来容易,枪头乱飞,故名花枪。
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“大杆子”。
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,能练整劲和听劲。
大枪沉重,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,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,化发一家,方能不败。
内家枪在以前是可以“了却君王天下事”,封妻萌子的绝学。
形意拳是以枪化拳的功夫,在古代形意门里大枪是最珍贵的功夫,非嫡传弟子不传。
大枪几年前很难买到,连知道的都很少。
这两年不知是何故,一下子就流行开了,是个八十岁以下的,幼儿园以上的,都搞几根来玩,仿佛不“抖大枪”就练不了拳。
大枪搞成了潮流,并不是好事,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枪的质量明显下降。
我师傅有一根杆子,只有两米六长,但比我买的三米二的还重。
那根杆子是八十年代初买的,一看就是懂行的人种出来的,最少有十年树龄,而现在的杆子有三年树龄就已经很高档了。
那根杆子是我师当年走遍全国以武访友时,偶然在河北一个小店花了六十块钱高价求来的。
据说是一个老师傅种来自用的,一共就二三十根。
那可真是根好杆子啊!
沉重密实,表面发青,没有一点疤节,笔直如切。
发力一抖,杆身直震,杆头振幅虽不大,但持久;
现在的杆子,生长太快,里面的纤维少,存不住能量,一受力杆头就弯,摆几下又停了。
大枪杆要是按实战军器的要求来种植,必须从白蜡树苗只有一米高时就开始修剪,不允许长任何侧枝。
只能保留树顶的很少的几片叶子,为的是限制其生长速度,并使树干笔直。
当军器用的杆子不可种在山上任其乱长,要时时关照着,万不能长虫。
一受虫害就留下疤了,还不能种得太密,如果光照不好,就会长弯。
一片向阳地,种上一百根,十几年关心下来,能成得了三十根就不错了,这么辛苦是要值那么大的价钱。
八十年代初的六十块钱,一个半月的工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