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看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看小说网 > 开局签到刑警队 > 形意拳的整劲怎么练

形意拳的整劲怎么练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相反,精神紧张,往往手足无措,甚至失去反应功能。

打拳就需要这种状态。身体一接触,激灵一下,惊炸劲就出来了。

不仅精神不能紧张,肢体也不能紧张。

有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练拳时把拳攥得紧紧的,掌挺得硬硬的。

殊不知拳一攥紧,掌一挺劲手臂就僵了,出手速度想快也快不了。

“前手如捻线,后手如抚琴”,在接触对手身体时即紧,脱离了即松,是短拳手部放松训练的绝妙之法。

脚也如此,形意拳的脚心涵空,五指抓地,并非一种常态。

脚的摆调不仅要求放松,脚拇指还须轻轻一翘才灵便。

蹬后腿时膝盖不能紧张,要向下松沉,像运动员起跑一样,才能把后蹬力传向前面。

否则力量就会向上传导,被身体重量消耗掉不少,进身就慢了。

习武,大巧若拙

大巧若拙”一语出自《老子》。它的原意是说最灵巧的,看来却像十分笨拙一样。

武术行家们借用这句话,用来说明真正高明的拳式并不一定繁复华丽,而是看来比较简单朴拙。

美观者未必实用,实用者多不美观,这是中国武术的一个规律。

同样地,灵巧者未必胜过质朴,质朴者多能胜过灵巧。

武林中人常常瞧不起那些花拳绣腿,就是因为花拳绣腿之类尽管好看,尽管灵巧,但却缺乏实战价值,不过是“满片花草”而已。

中国武术的发展,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、又由繁而简的历史过程。

太极、形意等内家拳的出现,就是由繁而简的重要标志。

太极拳和形意拳都没有太多套路,拳式动作都比较简朴,极少出现大幅度的跳跃。

后起的意拳索性连套路也不要了,纯以桩法训练。

这些拳种都坚持以拙胜巧,以少胜多,体现了中国武术的发展趋势。

个人练拳也大体如此。开始学拳的时候,人们大都在招法上下功夫,由简而繁,愈学愈多。

再练几年,就可能逐渐由招法转向功法,但对招法仍甚有兴趣。

又练上十来年,于招法上的心气就渐渐淡了,而集中精力练功法。

如果再练下去,就有可能悟出“大巧若拙”的道理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