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想要改变命运,鲤鱼跃龙门,只能读书考科举。
而且,今年忽然之间开恩科的原因,一众士子就没有心里不清楚的。
都明白,今年的恩科,考录的人数可能要超过往届科考,那一应人等,谁乐意放弃?
于是,无论年纪大小,但凡还对科举之路有那么一丝想法的士子,今年全冒出来了。
那么多官位,急需人员补充。
不说会试和殿试了,哪怕是在乡试之中,夺个举人的头衔,当官的概率也很大啊。
而明初之时,士子尤以江南为盛。
毕竟物产丰饶、商业发达,民众有了点余钱之后,自然就希望自家子弟能突破原本的限制,往上层挤一挤。
而于眼下的大明来说,没有比科举更好、更稳妥的路子了。
所以,当江南考场到了开考这日时,考场门口简直堵了个水泄不通。
乌央乌央的士子们,拎着小包袱一个个的通过考场门口的检查排队进入。
对于舞弊,每年都得查出点事儿来。
因为这事儿牵扯太大,所以考场门口的检查格外严。
馒头?掰开看看!
毛笔?拧下笔头看看!
铺盖?拆开看看!
可以说,但凡是有一丝可能藏东西的地方,士子们都得老老实实地等候守门兵丁的检查。
纵然有不服气的,可抬头看着众人那老实模样,自然知道这会儿要是撒个泼、闹个脾气会是个什么下场。
直接赶出考场都是轻的,若是断了以后的科举之路,那怕是当场投河的心思都有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