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简单说来,没技术含量的附件。
外壳、螺丝、线缆,都算。
钱亦文瞄了钱晓红一眼,是三姐的要求标准定高了,还是咱们的生产工艺差?
奚云梦又接着说道:“不过,田中结衣小姐倒是建议过,可以借船渡海。”
钱晓红问道:“是不是她有什么方案?”
刘运成在一边幽幽来了一句:“准是自家产这个,又想挣一笔呗……”
钱亦文皱皱眉头说道:“开会的时候,少扯无关的话题。”
钱亦文看了看钱晓红,说道:“钱总,你觉得呢?”
钱晓红说道:“目前看,只能如此。
“不过,我不信凭借国人的精巧,造不出合格的部件来,这只是时间问题。
“就算是咱们的光刻机造不出高精度的核心部件,难道造个外壳都达不到标准吗?”
“咱们已经有光刻机了?”钱亦文自顾念叨了一句。
钱晓红淡淡说道:“六十年代的时候,就已经有了……”
“啊?”钱亦文惊讶说道,“那咱们起步也不晚啊!”
钱晓红表情复杂地说道:“起步的早晚,能决定结果吗?”
1965年,我们有了第一台接触式光刻机。图中的,是70年代的半自动式……
三姐的话,让钱亦文沉默了。
他自然明白钱晓红所指——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。
1986年,做为行业巨头的荷兰ASML才刚成立两年,我们已经在二十年前就有了光刻机。
可是,就如同两个人同时在走,人家一直在走,而你走两步就歇一歇。
最怕的是,一歇就是很多年。
这个走法,怎么赶得上人家?
更何况,你歇着不是因为累,而是得了大病……
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们,或许也想大步赶上,可是这背后需要太多的支撑。
研发背景、资金支持、技术跟进……
钱亦文看了看钱晓红,说道:“钱总,这个问题,给我们一个解决方案,或者方向。”
钱晓红正了正身子,没有急着回答。
方案她倒是有,那就是拿别人的东西来搭积木。